新春走基层丨零下43℃!极北之地的苦与乐
发布时间:2024-10-05 22:18

  ■编者按 又是一年新春到。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之年。各行各业的齐鲁儿女牢记嘱托、勇于担当,踔厉奋发、勇毅前行,齐鲁大地日新月异、气象万千。今起大众日报及大众新闻客户端推出“新春走基层·探微山东发展脉动”全媒体报道,多路记者深入基层一线、深入百姓生产生活,用文字、视频、图片记录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新进展、新面貌,生动呈现欣欣向荣、昂扬向上的美好景象。敬请关注。

  1月13日清晨,黑龙江漠河气温低至零下43℃,呵气成霜。30岁的朱毅超身着厚重的防寒服艰难前行,没走几步,他的眉毛、睫毛上就挂满了霜花,视线瞬间模糊。他轻轻眨眨眼,抖落睫毛上的霜花,继续前行。

  “发动机这回冻得比较透了。”作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潍柴”)“三高”试验队的一员,朱毅超深知这样的严寒天气正是为他们量身打造的测试环境。说着他手脚并用爬上一辆牵引车,开启了一天的“窝”车生活。这辆49吨的挂车将是他今天的伙伴,他们要在冰冷的道路上疾驰300公里,全方位测试发动机的各项低温性能。

  “三高”试验是发动机研发的最后一道关卡,即通过高温、高原及高寒等极端环境条件下的测试,确保发动机的高可靠性。朱毅超负责测试的,是一款即将推向市场的新款16升天然气发动机。这款发动机在同排量发动机中拥有最大马力,是潍柴根据市场需求最新研发的。

  “在提升马力的同时,我们还不能牺牲掉经济性。”朱毅超说,发动机排量越大,对关键零部件的可靠性要求就越高,增压器、节气门等十几个关键零部件的性能表现尤为重要。因此,他每天都要认真记录这些零部件在低温环境下的细微变化,通过持续的标定与优化工作,让这款750马力的发动机不仅拥有高可靠性,还能在经济性上超越市场上同类产品。

  “窝”车的滋味并不好受。每天不仅要忍受6个小时的狭小空间,还有2个小时要在零下30℃的严寒中咬牙坚持。而在进行发动机标定操作时,为了确保录入数据的精准性,朱毅超甚至不能戴手套。低温对电子设备也是考验,这不,他上午才和工程师通了半小时电话,满格电量的手机就没电关机了,给沟通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

  朱毅超的话道出了队员的心声。关键核心技术是买不来、要不来的,唯有负重前行,才能铸就国之重器。

  在内蒙古海拉尔,潍柴“三高”试验队队员王文豪也在为同样的目标而奋斗。他和队友们正全身心地投入到WP4.6N、WP3.6N装载机的低温试验中,冷启动试验是他们每天的第一项任务。经过反复试验和优化,冷启动温度已经从5年前的零下22℃至23℃降到了零下25℃。尽管这已经能满足市场上95%以上用户的需求,但他们仍然不满足。“今年,我们的目标是再降低1℃,启动时间再缩短3至5秒。”

  每年参与试验,王文豪都能敏锐地感受到新变化。今年,他们试验的新款发动机采用了一系列前沿技术,为的就是进一步提高燃油效率、热效率,并降低排放,紧跟全球绿色能源发展的大趋势。

  “我和工友两人负责试验的这两台装载机意义非凡,这是潍柴在工程机械领域取消发动机文丘里管之后,首次开展的寒区试验。”王文豪介绍。为提高市场竞争力,在非四阶段,潍柴大胆采用了取消文丘里管的新技术路线,并开发多种策略保证性能。因此,他们这次肩负重任,需完成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排放等多项试验任务,通过标定和验证,确保高寒环境下产品的适应性。

  白天,他们在试验场专注研究参数变化规律、优化数据;晚上还要回宿舍开会复盘,深入分析总结试验细节。尽管条件艰苦,但每一次数据的优化、每一次极限的突破,都让他们感到无比的喜悦和自豪。“今天一台装载机在零下27.5℃的环境里一次启动成功!”王文豪兴奋地告诉记者。

  这天,朱毅超也收获了他的小确幸。上午“窝”车结束,返回暖房休息时,他惊喜地发现一辆新到的甲醇燃料试验车,新来的小伙伴还捎来了家乡潍坊的潍县萝卜。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萝卜、谈天说地,在这个寒冷的冬日里,感受别样的幸福和满足。

  数九寒天,潍柴的这支“反候鸟”队伍却不惧严寒,相继奔赴祖国极北的漠河、海拉尔和齐齐哈尔,开展WP8NG国六气体机开发等22项试验。20年来,他们坚持不懈地采集和标定了几百万组数据,建立了独一无二的发动机数据库,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强动力。正是基于这些极限试验,潍柴发动机的各项技术指标才得以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网络视听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